爷爷的伤疤----我家的安全故事
作者:聂志斌(西安信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05分公司)
伤疤属于记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我最难忘爷爷的伤疤。
大概四十年前,我上小学,临近年关的腊月,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学校放寒假了,吃过晚饭照例和哥哥姐姐拿着镰刀挎着草笼去给猪打草,预备好第二天圈里猪的吃食。农家户一年喂一头猪,青草和着麦麸子喂一年长个一百来斤,年关卖了是家里一年最大的一笔收入。
打草回来,爷爷还是老规矩,一手拿着火纸卷的火焾子,不时就着烟嘴里的旱烟末子,坐在安间房台阶木镦子上抽水烟,奶奶在厦子灶房发面,叨叨不休:离腊月三十没几天了,老大过两天从省城回来过年,肉没煮,馍没蒸,豆腐没做,今儿都腊月二十五了,眼看到年根儿了,明儿把她妗子、她姑都叫来帮忙,无论如何把馍蒸了、果子炸了。爷爷不做声,照样呼呼噜噜抽水烟。
陕西商洛人家过年家家炸果子,就是用发酵面捏成半个巴掌大四方块,面上用刀划出斜十字,下油锅炸成金黄,作为供奉先祖和招待客人的面食。爷爷是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泥瓦匠,出门腰里别把锤头、瓦刀和泥页抹子,给附近村里人家修房、砌埝、盘炕、磊猪圈、砌院墙,挣匠人辛苦钱,常年跟胡基、泥坏、石头、砖瓦打交道,虽然辛苦,但作为匠人给东家西家做泥瓦活,顿顿有烧酒,逢年过节徒弟孝敬提点心,凭手艺一家人过日子不缺油盐酱醋,长期受乡邻高看,作为一家之主,家长作风严重,不太爱吭气,倔脾气,黑封脸。
第二天快黑了,我们打草回来了。奶奶到炕头掀开被子捂着的面盆,高兴的嚷嚷:面发的圆乎乎的,现在就给锅里倒菜籽油,灶里添柴搭火炸果子,他爷别抽了,来帮忙炸果子。
爷爷拔出烟嘴管吹掉旱烟末,把水烟壶放到堂屋柜子上,到水瓮拿马勺给搪瓷盆子舀水洗把手,依旧黑封着脸,到灶房帮忙炸果子。果子炸到一半多,爷爷给奶奶说:前几天腊月二十三小年徒弟娃黑狗给拿了二斤古巴糖,拿来包上给娃们炸糖果子。奶奶唠叨;黑砂糖过年待客喝黄酒还要放,炸果子包糖容易漏,热油容易溅。爷爷吼道;老大长年在外工作就过年回来,给娃炸几个糖果子好好过个年,叫你拿你就拿,恁多唠叨话,喝黄酒没糖我再去弄。
爷爷包好糖果子,一个个下油锅,黑沙糖在高温下融化,果子膨胀冒出吱吱声,有两个果子糖没包严实,瞬间爆裂,热油溅到站在锅边的爷爷脸上,噼啪响,爷爷下意识用双手抹灼痛的脸。奶奶赶紧停下风箱探出灶膛的柴火,一把抹下头上的包巾给爷爷擦脸上的热油,爷爷脸上已有四五块烫伤的红斑。爷爷用凉水撩着扑面降温,脸上火辣辣烧的疼,黑封脸倔着说:赶紧捞,别把糖果子炸过了。
天明后,爷爷脸上起了四五个大泡,奶奶到乡卫生站买了烫伤药膏回来给爷爷涂上,爷爷刺疼的心烦,不停坐台阶抽水烟。
天快擦黑父亲从省城坐班车回来,看到爷爷脸上的烫伤直埋怨;炸啥糖果子,
包不好糖露出来,遇热油不溅才怪呢,这倒好,把脸烫四五个大泡,咋过年哩。父亲说归说,还是很孝敬父母,带回来的蓼花糖、鸡蛋糕赶紧给爷爷、奶奶端去。父亲回来我们小孩子也有好的吃,兜里装几块洋糖蹦蹦跳跳到院子玩儿。
我们村所在的洛南县寺坡乡是阴历一四七逢集,腊月二十七是年前最后一个集,父亲拉着架子车和一家子老小赶集置办年货,爷爷脸烫伤严重,好几个水泡,出不了门,在家抽闷烟。父亲和奶奶置办好年货,到乡卫生站给爷爷又买了烫伤药膏,还买了防感染的药。回家父亲给爷爷仔仔细细涂药,看到老人脸上的大水泡破皮淌水,忍不住流泪,心疼老人为了孩子们过好年遭罪。
那年春节因为爷爷炸果子烫伤,一家人揪心,年过的很沉闷。爸爸每天给爷爷涂药,趁年假尽孝心伺候老人。
从此后,虽然年年春节老家都炸果子,但我们家再没炸过糖果子,爷爷也在几年后患病去世,去世时脸上烫伤的斑块还留在沧桑的脸上。爷爷去世,父亲很悲痛,之后几乎每年春节,父亲都给我们讲起爷爷炸糖果子烫伤的故事,叮咛我们一定要注意日常家庭生活安全,生火做饭、晚上烧炕要人走火灭,煎炸炒菜千万注意热油外溅,吸取爷爷热油烫伤的教训。
父亲的安全教诲经常在耳边,爷爷的伤疤成为永恒的记忆。虽然过去40年了,父亲几年前也已作古,但我把爷爷炸糖果子热油烫伤的故事经常讲给我的女儿和晚辈听,我也希望我的女儿和晚辈把爷爷的伤疤作为家族的安全故事,作为安全家训一代代传下去,使家族后代永远记住爷爷的伤疤,从心底明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安全连着千万家;身体力行做到:家家户户讲安全,时时刻刻促安全,长长久久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