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安委会,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五一”假期临近,全省各地旅游热度持续升温,人流、物流、车流激增,道路交通、旅游景点、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监管压力大。第二季度生产经营繁忙,生产准备不足、人员超强度作业、设施设备超负荷运转、安全防范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进入汛期,洪水、泥石流、垮塌、滑坡等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风险相互交织,易造成人员伤亡。为切实做好“五一”假期和汛期安全生产防范工作,坚决遏制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深入筹划部署
近期,全国群死群伤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五一”假期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4月22日,省政府召开全省防汛抗旱暨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专题分析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各市(区)、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结合产业结构、管理现状、地理特征等风险因素,深入分析研判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突出风险,全面安排部署“五一”假期和汛期安全生产防范工作,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在前面、落到实处。
二、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强安全防范
道路交通领域要突出抓好“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严查“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非法改装、农用车非法载人、“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大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要提早采取应对措施,强化信息预警、路面巡查和临水临崖、桥梁隧道等重点路段管控。要密切关注路况信息,紧盯西安绕城、连霍、福银、京昆等重点高速路段,严防发生长时间、长距离交通拥堵。旅游领域要切实抓好游船、缆车、索道、“魔毯电梯”等载客工具,以及蹦极、高空秋千、观光直升机、热气球、过山车等大型游乐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各类风景名胜区、公园、游乐园要控制好高峰时段游客总量,严防拥堵、踩踏事件发生。秦岭沿线市(区)要加强警示宣传,引导游客不盲目开展户外探险、穿越等活动。消防领域要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整治,聚焦“九小场所”、老旧小区、社会福利机构、景区、酒店、文博场所、多业态多功能于一体的经营性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重点点位,落实落细火灾防范责任和措施。矿山领域要深入开展区域性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严厉打击无证开采、隐蔽工作面作业、超能力开采等行为;充分认识雨季“三防”工作的重要性,密切关注强降雨导致地表裂缝扩大、边坡失稳,进而引发露天矿山坍塌、尾矿库溃坝、地下矿山排水系统瘫痪等风险。危化品及油气开采领域要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综合监管工作机制,持续加强检维修、试生产等环节的安全监管,突出抓好盲板抽堵、动火等危险作业管理,严防强降雨倒灌导致泄漏、遇水自燃爆炸等事故;加密油气集输管网、长输管线巡检频次,加强防护措施,严防汛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洪水冲刷导致管道悬空、断裂或掩埋。建筑施工领域要加强危大工程管控,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起重吊装、高空作业、临时用电等高风险环节现场管理;密切关注极端天气下深基坑积水、脚手架和塔吊受大风影响坍塌等风险。水利、道路、电力、铁路、通信等户外施工项目,要切实关注临时工棚、人员宿舍、材料堆场等选址问题。城镇燃气领域要聚焦燃气经营、输(配)送、使用、管线改造和灶具生产销售等环节,加大“黑气瓶”“黑窝点”“问题灶”“问题阀”等打击整治力度,持续深化燃气管道“带病运行”治理,加快推进老旧燃气管网维护改造进度。民用航空领域要加强航空公司安全监管,适时开展跑道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隐患排查整治,指导督促航空公司保持飞行队伍稳定,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电力、工贸、民爆、铁路、农业、特种设备等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五一”假期和汛期特点,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三、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措施要求
各市(区)、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细化任务、目标、责任、时限和要求,精心部署、广泛动员,主动、全面落实“五一”假期和汛期安全生产防范工作。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调度、亲自带队开展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执行到位。各市(区)要结合专家指导帮扶工作,突出重点行业领域、不放心企业单位,打好明查、暗访组合拳,深入基层一线查上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查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情况,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对重大事故隐患、违章冒险作业、典型事故案例、隐患虚假整改等问题,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依法依规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停产停业整顿、“一案双罚”等方式开展问责,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确保重点领域安全平稳。
四、严格值班值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市(区)、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五一”假期坚持“每日一监测会商、一天一研判预警”,同时强化突发灾害事件、生产安全事故网络线索监测,发现舆情热点立即核实上报,坚决杜绝迟报漏报和信息倒流问题。同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节日值班值守情况抽查检查力度,对擅离职守问题要严肃追责问责。消防、矿山、危化品等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要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加强值班备勤和应急物资配备,一旦发生险情,确保做到组织领导有力、救援到位及时、物资装备充足。各级领导干部要熟悉应急预案内容,熟练掌握各类事故的处置流程,对突发事故灾害、重大险情和救援行动亲自协调部署、靠前指挥调度,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