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板定梁塔煤矿“4.19”透水事故应急救援成功经验

神木县板定梁塔煤矿“4.19”透水事故应急救援成功经验

时间: 2017-05-16 09:3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n\t    2017年4月19日凌晨4时40分左右,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板定梁塔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省、市、县政府和企业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精心组织,科学施救,成功营救了6名被困矿工。

\n\t    一、基本情况

\n\t    2017年4月19日凌晨4时40分左右,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板定梁塔煤矿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当班入井7人,1人安全升井,其余6人被困井下。

\n\t    板定梁塔煤矿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府矿区的北部,活鸡兔沟的南侧,为单井整合矿井,面积为3.4469km,行政区划隶属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大柳塔镇管辖。批准开采1-2上、1-2、2-2、3-1共四层煤,资源储量5600万吨,可采储量3322.9万吨,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服务年限28.4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2017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属低瓦斯矿井,煤层易自燃,煤尘有爆炸性。1-2上煤层已采完,本次事故区域位于1-2煤层。

\n\t    透水事故发生后,水位标高迅速达到了1076.29m,主、副、风井三条井筒都已被淹。

\n\t    二、应急救援经过

\n\t    (一)各级高度重视,快速应急响应。

\n\t    事故发生后,中、省和国家安监总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力以赴救援,科学施救,严防次生灾害。陕西省分管副省长姜锋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成立了事故救援指导协调组。榆林市、神木县两级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榆林市分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向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下达救援命令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抽调救护消防大队、大柳塔煤矿、柳塔煤矿、乌兰木伦煤矿、地测公司、生产服务中心、开拓准备中心等单位人员,由各单位一把手带队紧急赶赴现场,迅速展开抢险救援工作。同时,市、县组织以陕煤化神南公司为主的地方救援力量,配合开展抢险救援。

\n\t    (二)正确分析判断,科学制定方案。

\n\t    通过调查了解和现场测量,初步判断突水直接水源来自东翼1-2煤工作面采空区,并且矿井东侧综治项目的1#采坑积水可能与井下采空区导通,成为突水的间接水源。现场勘察还发现地面2#采坑通过房采空硐向1#采坑补水,而2#采坑与其它采坑和周边房采巷道均可能有水力联系,因而都可能是间接水源。

\n\t    根据图纸资料初步划定了井下水淹范围,发现三条大巷永久避难硐室以南段和东翼集中大巷在水位标高以上,判断被困人员可能逃生到避难硐室或其它较高位置处,生还的希望很大。但在救援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密闭墙被水冲垮,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的危险。

\n\t    根据以上几个判断,迅速确定了5条施救原则:

\n\t    1.从主井、副井、回风井三个井筒及地面三个露天采坑同时抽排积水,以最大强度抽排井下和采坑积水,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排放巷道积水,降低水位,为救援人员入井施救赢得宝贵时间。

\n\t    2.在未被水淹的、被困人员可能发现和到达的、避难硐室以东的东翼集中大巷中部位置施工救援钻孔,为受困人员输送氧气,提供食物和照明等生存必需品。

\n\t    3.用高分子材料快速封堵露天采坑之间的通道,切断其它采坑向1#采坑的补给渠道,保证1#采坑水位尽快下降。

\n\t    4.用采坑周边土石材料填埋封堵1#采坑与采空区连接位置,阻止1#采坑积水向采空区补给,同时,对乌兰木伦河流经矿区段进行临时防渗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向井下补给的水量。

\n\t    5.根据副井、主井、风井井筒标高依次升高、积水降速则相反为风井、主井、副井的顺序,确定了水位下降后,救援人员首先从风井入井勘察,再穿过联络巷探查主井情况,监测有害气体浓度、测量巷道积水深度,摸清井下情况后,开展搜救的原则。

\n\t    按照施救5原则,制定了救援方案6项施救措施:

\n\t    1.实施井筒排水。

\n\t    主斜井:安装BQW200-100KW型排水泵3台,BQS80-80-37型水泵1台,敷设长度500米DN200管路1趟,DN100管路3趟(利用矿原主排水管路,每趟450米),总排水能力680m3/h。

\n\t‚    副井:安装BQ550-800KW型水泵2台,BQS200-110KW型水泵2台,敷设长度723米DN300排水管路2趟,长度723米DN200管路2趟,排水能力1500m3/h。

\n\tƒ    回风斜井:安装BQS80-45KW型排水泵2台,QS200-110KW型水泵1台,DN100排水管路4趟(每趟长度350米),排水能力160m3/h。

\n\t    2.露天采坑排水。

\n\t    1#露天采坑:安装BQW400-250KW水泵1台,BQW320-220KW水泵4台,BQW220-220KW水泵1台,敷设DN300管路6趟(每趟500米),形成排水能力1800m3/h。

\n\t‚    2#露天采坑:安装柴油机型YC6A230L-D20水泵1台,敷设DN200PVC管路2趟(每趟90米),排水能力150m3/h。

\n\tƒ    3#露天采坑:利用原有BQS230-75KW水泵2台,敷设DN200钢管2趟长度(每趟340米),排水能力460m3/h。

\n\t    3.施工救援钻孔。

\n\t    根据井下巷道条件,钻孔设计地点放在位置较高的东翼运输大巷3联巷口,正对主辅运大巷之间的避难硐室,距离避难硐室283m,距离推测的积水线100m。

\n\t    4.封堵进水通道。

\n\t    积极组织高分子加固材料专业化服务单位迅速将堵水材料和设备运送到事故现场,并从开拓准备中心、大柳塔矿紧急调用空压机、综保及锚头、电缆等设备,组织人力封堵补给水源通道,对乌兰木伦河流经矿区段,用彩布条铺底做临时防渗处理。

\n\t    5.加强水文观测。

\n\t    由神东公司抽调技术人员配合救援力量测量各排水点的排水量、水位标高,计算井下积水量、累计排水量、水位降幅等数据,测算井下达到救援条件需要的排水时间等,为指挥部分析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n\t    6.做好营救准备。

\n\t    风井口准备救生筏,井下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机一旦成熟后,救护队员立即坐救生筏通过水深区进行搜救。准备若干花条布和条木,供救护队员井下临时打设风障、封堵被水冲垮的密闭墙,阻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涌出时使用。救援队员携带流食、营养包,使被困人员在井下及时得到营养补充,恢复体力。

\n\t    (三)组织实施得力,全力开展救援。

\n\t    1.最大限度加大井下排水,并减少井下补给水量。按照救援方案,4月19日16时,恢复了井下通风设备,相继建成并投运15套排水系统。从20日3时,排水系统开始作业,到4月22日上午10时,从主井排水量2.55万m3、水位下降2.23m;副井排水量8.83万m3、水位下降2.28m;回风井排水量0.17万m3、水位下降1.7m。同时,加大补给水的排水和进水通道的封堵力度,从1#采坑排水量6.58万m3、水位下降3.21m;2#采坑排水量0.64万m3、水位下降0.58m、3#采坑排水量1.53万m3、水位下降0.45m;共注入加固堵水材料12吨,挖掘2万多方土石填埋封堵1#采坑与采空区的连接位置。一夜之间,将流经矿区段的乌兰木伦河河底做了临时防渗处理。经过60多个小时的持续排水,累计从主井、副井、回风井和1#、2#、3#露天采坑抽排积水20.3万m3,主井下水位下降了68厘米,为快速施救创造了有利条件。

\n\t    2.加快救援钻孔施工,及时探明井下巷道气体情况。4月21日上午,由地面向东翼盘区巷道打钻。钻孔设计孔深128m,采用空气潜孔锤和泥浆冲洗液相结合的钻进工艺,以Φ311mm空气潜孔锤施工至正常基岩,下Φ273mm护管,然后以Φ215mm空气潜孔锤施工穿过1-2上煤采空区(98m时见1-2上煤采空区)后,继续施工至118m(距离1-2煤顶板10m)时,为防止1-2上煤采空区有害气体和水进入井下巷道,造成被困人员伤害,停止了钻进。采取了先下入直径Φ159mm的护管并用水泥止水,再用泥浆冲洗液工艺以Φ133mm钻头钻进,打通最后10米。16时许钻孔打透,与井下巷道贯通。探明所在位置无积水,井下气体情况良好。经分析认为,被困人员有生存条件,立即通过钻孔向井下巷道运送了矿灯、紧急呼救器、纸条,通过声、光条件联系被困人员。同时安排救护队员在钻孔地点值班,向井下更换紧急呼救器。

\n\t    3.打开救援通道,积极实施营救。为及时打通救援通道,在抽排井下水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搜救措施实施营救。从4月22日凌晨5:31开始到7时46分,以神东救护队为主,其他救护力量配合,分3次组织50余名救护队员,先后从回风井入井进行搜救,皆因水深无法通过,测量了井下巷道气体情况后撤回。8:10,22名救护队员第4次入井,一个小队从2号联巷进入主运大巷侦察,其余人员于2号联巷口待命。侦察至距2号联120米巷道低洼处,救援人员只能爬着从皮带上进入侦察搜救。8:20,行进至主运大巷距2号联巷300m处,水深无法继续前进,救援队员关闭矿灯,敲击管路发出呼叫信号,随后得到被困人员回应,并发现远处有灯光,终于发现6名矿工。救护队员第一时间通过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向地面指挥部进行了汇报,指挥部命令,立即开展营救。8:30,救援队员携带橡皮筏和救生衣等救援设备,在齐腰的水中,艰难的向被困人员的位置前行。9:50,第一名遇险矿工获救,至9时59分,最后一名遇险矿工安全升井,6名矿工全部获救。

\n\t    三、本次应急救援的几点启示

\n\t    (一)领导重视响应快。事故发生后,省委书记娄勤俭和省长胡和平分别作出批示,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救人,科学施救,严防次生灾害。并要求副省长姜锋带领省安全监管局、省煤管局和陕西煤监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赶赴现场。榆林市、神木县两级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由榆林市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市长担任总指挥,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部,第一时间抽调当地消防大队人员、神木县矿山救护大队人员、县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组成300余人的救援队伍赶到现场,开展救援准备工作。

\n\t    (二)组织得力配合好。事故救援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省、市、县三级政府及驻神木的企业成立联合工作组和事故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部署,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完善措施,及时调度,密切配合,全力组织了以神华神东公司救援力量为主,陕煤化神南公司等省属和地方煤矿救援力量配合的大救援行动。每天有1000多人在现场不分昼夜进行抢险救援。做好后勤组织、医疗救护、事故善后、天气预警、环境监测、社会稳定等工作,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完成。

\n\t    (三)央企主导作用大。在这次救援工作中,神华集团神东公司挺身而出,实施部分矿井停产,全力保证人员、设备及物资材料满足应急救援需求,不计代价开展救援工作,主动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展现了央企的担当精神和救援能力。据统计,该公司举全公司之力调集骨干技术和救援力量,累计投入救援人员3150人次,调用槽车、板车、吊车、救援钻机及救护车等各类抢险车辆608台次,总共铺设排水管路10212m、电缆8224m,安设水泵、移变等设备33台。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鹏,总经理杨荣明连续三天三夜蹲守在现场,盯在救援一线,指挥救援实施。分管技术、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24小时轮流值班,与救援人员一同坚守一线,科学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措施落实。救援结束后,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了感谢信,对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在这次成功救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评价。

\n\t    (四)方案科学效率高。结合救援现场实际,迅速制定了加大井下排水,减少井下补给水量,封堵供给水源,施工救援钻孔,探明井下生存条件等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在黄金72小时之内救援出6名被困人员,并在救援过程中没有发生次生事故,救援效率高效果好,获得圆满成功。

\n\t    (五)煤矿工人能战斗。在救援过程中,煤矿救护指战员和煤矿工人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顽强战斗作风。有些队员连续55小时奋战在井下,有的队员受伤了仍坚守在救援岗位上,坚持轻伤不下火线。运送遇险矿工时,在长度170m,坡度25°,仅能通过一人台阶的巷道内,指战员跪着、爬着将遇险矿工抬运升井。

\n\t    (六)装备先进信息准。在本次救援中,救援队首次使用了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短时间建立了灾区和地面指挥部的音、视频通讯,使救援指挥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灾区信息,做出正确判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