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陕西以先进工艺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7月27日,由省应急管理厅主办的全省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榆林市召开。
陕西是煤炭资源大省,煤炭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自2018年以来,全省煤矿事故数、死亡人数、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实现“三下降”。2022年,我省煤炭产量增至7.46亿吨,大型安全高效矿井数量上升至164处,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能源保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夯实煤矿安全发展基层基础,持续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煤矿安全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截至目前,共建成115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72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5处煤矿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此次现场会围绕“安全创新、智慧发展、绿色融合”主题,全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省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安排部署以安全高质量为导向的重点工作任务,推广煤炭先进技术工艺,以点带面提升全省煤矿本质安全水平,推动我省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李爽等专家围绕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主题,从灾害治理、煤矿双重预防机制、煤矿防治水、煤矿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做专题讲座,为我省煤矿安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会前,参会人员到曹家滩矿业公司井下实地参观了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在地面集中观摩了世界首套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联合试运,以及智能风险管控、基础建设示范、VR安全培训、智能通风系统、矿用机器人等领域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