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线,护航产业发展

筑牢安全防线,护航产业发展

时间: 2025-11-12 08:5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总体向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平安中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从城市治理到乡村建设,从科技攻关到产业转型升级,安全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然而,越是形势向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安全并非一劳永逸的“完成时”,而是须臾不可松懈的“进行时”。在产业发展的广袤图景中,风险隐患依然潜藏于细微之处。安全问题,绝不能被忽视,更不容被轻视。

筑牢安全防线,必须从源头治理,夯实根基。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把安全要求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各环节。要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实现从“治已病”向“防未病”的深层跃迁。要注重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理念融入企业发展血脉,使敬畏生命、遵章守纪成为全体从业人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管理者须摒弃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带头强化安全意识、压实安全责任,推动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安全格局。唯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责任上高度落实,方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安全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坚实保障。

提升监管质效,必须从制度发力,压实责任。行业监管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增强执法刚性,提升监管精度。要聚焦危险化学品、工贸、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开展“穿透式”检查、“清单式”整改,指导企业按时完成重大隐患“清零销号”。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黑白名单”完善奖惩机制,对“白名单”企业给予政策激励,减少检查频次;对“黑名单”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加大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进一步强化属地镇街管理责任,推动属地监管力量下沉企业,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员工家庭的“幸福线”,更是社会稳定的“底线工程”。产业发展必须以“一失万无”的危机感,守牢“万无一失”的安全关。让“安全即效益、安全即竞争力”成为全行业的普遍共识。政府须以担当之责提升监管效能,以制度之力推动责任落地,构建科学精准、协同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唯有企业主体自觉、员工防护尽责、政府监管有力,产业才能在高质量转型的征途上蹄疾步稳,为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平安中国的目标筑牢坚实根基,为人民幸福安康撑起一片朗朗晴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