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夯实基层应急基础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

城固:夯实基层应急基础 全力防范化解风险

时间: 2025-11-13 14:3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近年来,城固县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部署要求,紫盯镇(街道)“七有”、村(社区)“四有”目标,凝心聚力、上下联动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组织网格化、制度规范化、责任清单化、考核标准化,有效提高了基层防范化解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

城固县夯实基层应急基础,全力防范化解风险。(本文图片由汉中市城固县应急管理局提供)

抓机构强队伍,夯实应急管理“硬堡垒”。先后印发 《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城固县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范化指导手册》,明确建设标准、细化目标任务,17个镇(街道)组建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完成挂牌,选配专兼职工作人员93名,277个村(社区)成立应急服务站,实现实体化运行。

抓机制强管理,下好应急管理“先手棋”。先后制定3类工作架构因,明确5类工作职责,建立值班值守 等14个方 面制度,推行镇街应急管理“十个一”工作机制,并以城固县博望街道省级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试点为标杆,着力打造上元观镇、五堵镇等3个县级示范镇,扎实推进灾害事故防范、隐患排查、应急救援准备及处置工作。2024年以来,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领导先后到城固县调研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对城固县基层体系建设工作中的探索、创新以及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其中以上元观镇应急指挥智慧系统为创新应用典型案例被应急管理部征集。

城固县建立应急管理与红十字会应急联动合作机制

抓救援强演练,打造应急管理“保障队”。按照“1+11+N”架构,修编防汛抢险、森林防火、自然灾害救助等专项预案7个。推广实施村级“一页纸”应急预案和防灾滅灾“明白卡”。完善人员转移避险方案预案,明确转移责任、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避险点。组建镇村应急管理网格员队伍295支11310人、行业应急救援队伍31支801人,探索“一专多能”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能战斗”。局机关成立物资保障、应急处突、通信保障、无人机侦查等4支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建立应急管理与消防救援、红十字会应急联动合作及军地协调机制,联合开展了3期培训和4次联训演练。

抓物资强提升,建强应急管理“储备库”。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构建起“县级统筹、区域辐射、镇街就近”的三级储备体系,形成全县〝2+2+17〞(2个县级中心库、2个区域库和17个镇街物资储备库)应急物资储备格局。其中,2个县级中心库承担全县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与统一调度职能,2个区域库聚焦片区应急需求缩短响应半径,17个镇街储备库贴近基层一线实现“就近取用”。三级储备节点层层街接,共储备防讯、防火、救灾等应急物资6.89万余件。推进应急物资“商业代储”,县镇分别与大型商超、机械工程公司签订联合保障协议,建成2个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和配套物资仓库,进一步提升了应急避险和救援的硬件设施水平。

城固县保障应急避险和救援硬件设施

抓技术强支撑,建好应急通信“指挥台”。积极推进城固县指挥中心场所内容及配套系统设备标准化建设,配发镇村卫星电话157部、安装应急广播1181处。在山区等易受地震、洪水等灾害影响的关键地段,建设通信系统,建立无人机服务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大大提升应急指挥调度能力。

抓基础强保障,筑牢应急避险“防护网”。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平灾结合、就近避难”的原则,出台 《城固县避险安置点建设实施意见(试行)》,指导各镇 (街道)充分利用现有公园、广场、学校、闲置场所、体育场、日间照料中心、移民安置区等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应急避险安置点,因地制宜完善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疏散路径示意图等指示标识。目前,城固县建成具有避灾功能的安置点298个、避难场所21个,确保面对灾情能满足基本避险转移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