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防总检查渭南、延安、商洛市防汛备汛工作

省防总检查渭南、延安、商洛市防汛备汛工作

时间: 2020-06-08 18:2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省防总第五检查组检查渭南市防汛备汛工作

6月4日至5日,省防总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张玉明带领省防总第五检查组,对渭南市防汛备汛工作进行督查检查。

检查组重点检查了渭河渭南城区段西庆屯、河滩李、八里店控导工程,渭河大荔段新兴、苏村控导工程,黄河合阳段洽吴浮桥、东王控导工程,白水县林皋水库,富平县石川河治理工程的防汛备汛、防洪治理、水毁修复等工作,详细了解了渭南市各级防汛工作部署、责任体系落实、预案修编审批、物资储备管理、抢险救援队伍等情况,现场听取了市级和高新、经开、临渭、大荔、合阳、白水、富平7个县区今年防汛备汛工作情况汇报,并在白水县召开了座谈会,检查组通报了检查情况,对渭南市防汛备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检查组指出,今年是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转入应急管理部门正式运行的第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防汛形势,做好防汛备汛工作责任重大、意义特殊。

检查组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务必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夯实责任,扎实细致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汛期不过,备汛不止。二是要科学修订预案,明确工作职责,突出预案的切实可行和操作性强的原则,细化完善应对措施,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置。三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险情的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要切实加强防汛应急值守,严格值班纪律,落实领导带班责任,密切注视雨水情信息,科学预报预警。五是黄河、渭河河务部门要加强防洪工程的建设管护和监测,及时通报水情、工情,足额储备防汛物料,落实抢险队伍,全力保障抗洪抢险需要。六是继续加大对防汛重点部位的排查力度,及时消除各类度汛隐患,全力确保今年安全度汛。

省防总第六检查组检查延安市防汛备汛工作

6月3日至5日,省防总成员、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浩带领省防总第六检查组,对延安市防汛抗旱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检查组现场查看检查了南沟门水库、王瑶水库、红庄水库、宜川县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黄河壶口景区、子长市禾草沟煤矿、瓷窑沟淤地坝、清涧高速公路涉河度汛建设、延河宝塔城区段河道治理工程、延安城区内涝抽排泵站、市级防汛抗旱物资仓库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隐患排查整改治理、预案方案修编、防汛物资储备等情况,听取了市、县防汛备汛和抗旱工作汇报。

检查组对延安市各项防汛抗旱准备工作以及“责任到人员、专家到水库”的工作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了我省今年防汛的严峻形势和目标任务。检查组要求,一是各级各单位一定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全国、全省防汛抗旱会议和“上下基本对应”的要求,抓紧理顺防汛抗旱体制机制,落实市县各级各部门职责,团结协作,形成防汛抗旱整体合力。二是要扎实做好防汛抗旱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实化完善各类防汛、度汛方案预案和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加大预案宣传力度和应急抢险演练,备足抢险物料、预置抢险队伍。三是认真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治理工作,建立清单台帐,加快整改治理。四是及时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监测预警设施,做到网络畅通、信息精准、预警超前、响应迅速、应对高效。五要密切关注旱情动态,加强会商研判,细化完善抗旱预案,明确应急水源分布,搞好抗旱用水调度工作,确保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省防总第十检查组检查商洛市防汛备汛工作

根据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一部署,6月4日至5日,省防总成员、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白凡带领省防总第十检查组,检查商洛市2020年度防汛备汛工作。

督查组深入基层一线认真检查防汛备汛工作情况,先后抽查了丹凤县铁峪铺镇桃花铺村、龙驹寨街道办椒树洼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洛南县永丰镇鼓楼河水库、洛南县九龙矿业有限公司板岔沟尾矿库、洛南县防汛办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和县防汛物资储备库等防汛重点区域和单位,详细了解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防汛工作安排部署、隐患排查、队伍建设、预案修订演练、设备维护运行、防灾减灾宣传、物资储备和应急值守等情况。

检查组指出,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山大沟深,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小气候特征明显,极易遭受突发性局地暴雨洪水侵袭,防汛工作既是当前各级政府工作重点,也是最基本的民生和民心工程。当前,正处于防汛机构改革的关键期,各县区要加快防汛体制改革,理顺工作机制,夯实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检查组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意识,压紧压实各级责任,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做好应对突发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

检查组要求,要持续开展防汛安全大检查,突出城市内涝、水库、尾矿库、重要江河、集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关键区域、关键部位和防汛救灾关键环节,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并发挥基层群防群治网络,加强汛期应急值守,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生险情,立即撤离受威胁区域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江河、库坝万无一失,安全度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