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安全行丨压实责任 闭环整改 数字赋能——咸阳市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近日,省应急管理厅开展“2025年三秦安全行”媒体采访活动,邀请中省媒体走进咸阳、榆林、安康等地,深入基层一线,宣传报道各地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宣传“五进”等工作中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推动省内各地广泛交流经验、学习借鉴典型、筑牢安全基础。
今年以来,陕西省咸阳市坚持高位推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从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精准帮扶闭环整改隐患、数智化建设破解监管难题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下深功,纵深推进三年行动走深走实,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职责清单压实责任
为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咸阳市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印发《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咸阳市政府领导干部2025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和重点领域年度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重点任务清单,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部署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带头深入一线调研督导安全生产情况,自上而下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级加速。
“只有通过党政领导带头下沉一线、深入基层包抓督导,紧盯突出领域直面重大风险,层层传导压力,促进工作闭环管控,方能真正实现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更好地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咸阳市应急管理局三级调研员郑渊颉表示。
记者了解到,该市创新建立了“三单三函”责任落实机制,通过清单明责、函件督责,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落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三单”即责任清单(制定党委、政府领导职责清单和落实市级领导下沉一线督导机制,逐步形成“清单化+包抓制”责任体系)、任务清单(调整完善市安委会组织架构,细化分解安全生产领域42项年度重点任务,制定明确月度、季度任务节点,具体落实到33个责任部门和相关责任人)、问题清单(建立重大事故隐患销号清单,实行动态清零管理,每月跟踪督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定期开展复核,确保闭环销号);“三函”即配套建立函件督办机制,采取印发提示函、督办函和约谈函等形式,确保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最小单元。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录入重大事故隐患1737项,发布月度风险研判通报7期,针对不同时段、不同领域安全风险点对点下发安全提示函35期。针对重大事故隐患建立督办制度,我们先后下发督办函5期,对2024年存量隐患挂牌督办、对省级排查重大隐患和全市突出问题隐患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隐患按时整改到位。”咸阳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科科长李龙告诉记者。
同时,该市重新调整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架构,成立咸阳市安全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安减委会)。市安减委会的职责是不断提升统筹协调与跨部门协同效能,推动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行业主管和直接监管责任。
在该市安减委会指导下,咸阳市交通运输局成立安全专班,围绕责任落实、过程管控、隐患整治和应急响应四个方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先后完成608公里国省道干线安全设施提升改造、414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提升改造。该市长武县探索建立重点时段、重要节点“日派单、日报告、日总结”制度,针对性发出派单任务,督促相关部门精准履职,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加大指导帮扶力度
“王总监,你们这个车间装置与装置之间间距太小,不便于检修和人员出入及日常操作;车间四层只安装了氨气探测报警仪,此车间还涉及DMF气体,应加装DMF气体探测报警仪。”今年5月30日,咸阳市应急管理局邀请安全专家在咸阳思科赛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帮扶时指出。
这是该市组织“专家入企帮扶”活动的一个缩影。“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往往因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发现风险隐患。因此我们每月派出帮扶指导组,邀请行业领域专家通过‘问诊把脉+对症开方’的方式精准帮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郑渊颉说。
咸阳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安全生产专家深入建筑施工现场排查隐患。
今年以来,为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部门监管作用和专家技术支撑作用,该市安减委会采用“企业自查、部门检查、专家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派出“部门+企业+专家”团队,开展“送课上企”活动,以“专家精指导、部门抓督促、企业抓落实”为着力点,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进行“地毯式”隐患排查治理,并对近年来全市安全生产具体问题和交办隐患进行梳理,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确保排查无死角。
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开展帮扶指导6次,先后组织各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教育1143次,实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358次,受教人员达8万余人,交办问题隐患2488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287项,提出整改建议1000余条。
“为确保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清零,我们对已完成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实施‘一隐患一档案’管理,并对11项存量重大事故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动态跟踪整改情况,并先后派出2个专项复核组,对全市重点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隐患动态清零。”李龙补充道。
同时,为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该市安减委会对2024年以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对比,将各行业领域同类型问题进行梳理,向文旅、教育、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点对点下发工作提示。指导该市交通运输局对标部级标准,建立了“排查—整改—验收—销号”全流程管理机制,一般隐患建台账跟踪督办,重大隐患挂牌清零,确保隐患得到精准治理。指导该市煤炭工业局紧紧围绕“大矿治灾、小矿强基”目标,坚持“超前研判、精准施策、系统治理”理念,邀请国家级专家库专家及高校科研人员、辖区技术骨干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对辖区重点矿井开展专项技术会诊,督促指导彬长胡家河、小庄、孟村等煤矿深入开展深部开采灾害治理技术攻关,确保遏增量、消存量目标按期完成。
强化科技赋能
今年以来,咸阳市加快推动“技防”应急保障措施落地,鼓励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应急,提高应急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走进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三原销售有限公司中心油库中控室,记者看到大屏幕上的数据实时更新,这里是油库的“智慧大脑”。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安全综合管控平台的界面跃然眼前。该系统集成风险识别、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功能,并对安全管理基础信息、特殊作业许可与作业过程管理、智能巡检、人员定位等基础功能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升级,构建“风险一张图、管控一张网”管理模式,使得每一步操作都有章可循,安全管理更加直观高效。
“这些功能的数字化处理,使得公司能够实时掌握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该企业中心油库党支部书记王卫锋说。
“通过智能巡检和人员定位技术,平台能够实时监测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同时,我们针对引导职工积极参加隐患排查及报告制定了奖励办法。今年以来,公司共有41人次获得奖励,奖励总额达到22600元。”谈起数字化成果的应用,该企业安全环保部工作人员胡茜说。
咸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PPB级高精度燃气泄漏巡检车发现泄漏点。
咸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引入一台PPB级高精度燃气泄漏巡检车,以科技手段推动燃气巡检模式升级。这台搭载激光传感器、高精准燃气检测分析仪的“移动哨兵”,通过泵吸采样、中红外激光光谱分析原理,可实现在车速60km/h时对半径150米范围内的燃气泄漏精准检测,具有高可靠性、宽温度范围、应用场景广、巡检速度快、系统安全性高、人员操作便捷等特点,能精准捕捉极微量泄漏,破解人工巡检“漏检、误检”难题。
“相比以前的检测方式,PPB级高精度燃气泄漏巡检车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能够快速、全面地检测全市高、中、低压燃气管道,避免出现检测盲区,更可靠地保障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该公司抢险维修员杨欢说。
在电动自行车领域,该市通过“政策保障、智慧基建、全民共建”,在297家企事业单位配建422个智能充电车棚、3917个充电端口,并依托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运行数据,配备智能阻车系统和AI烟火识别装置,实现“充满自断+异常报警”双保险。目前,该市积极构建覆盖广泛的充电服务网络,安全、便捷、高效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新生态正逐步形成。
“自从安装了智能充电棚,小区里‘飞线’充电的现象少了,安全隐患数量也大幅下降。”咸阳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张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