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攻坚在行动丨铜川:主动防控风险 优化执法服务 强化示范引领 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质增效
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高质量开展,我省各地各部门多点发力,健全完善责任体系、排查整治问题隐患、精准执法督导帮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力以赴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今年以来,铜川市聚焦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通过探索尝试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安全生产“邀约式”帮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试点等路径做法,主动防控风险、优化执法服务、强化示范引领,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质增效。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员工从“企业风险的旁观者”变身“安全防线的守护者”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对每一位员工最坚实的守护。自铜川市推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以来,监管部门积极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学习领会政策,转变并提升认识,正向鼓励一线员工主动参与企业隐患排查整治,推动其完成从“打工者”到安全“守护者”的心理转变。
陕西美鑫公司安环消防部负责人表示:“我们要动员全体职工主动发现并报告安全隐患,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之时。”该公司出台有《安全观察员管理办法(试行)》和《安全观察员奖励办法(试行)》,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和安全实践突破,赋予厂级、部门、班组所有岗位职工安全观察职责,织就一张“覆盖全员、贯穿全程”的保护网。
公司焙烧车间欧阳师傅是一名兼职安全观察员,他说:“以前咱只管干好自己的活儿,现在不一样了,眼里有了‘他人’的安全。”一次,他看到新来的员工在清理设备时未挂停电牌,立刻上前制止——“不是说教,是心疼。谁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出事了咋办?”此外,公司还开展有“隐患随手拍”活动,无论是否为观察员,只要发现风险,手机一拍、微信一发,安全部门便立即响应。奖励会及时发放,通报里还会注明:“感谢某某同事的细心发现。”
陕西美鑫公司推行“安全观察员”制度是铜川市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实践的一个缩影。这项机制正悄然改变着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底色——从“制度约束”走向“文化自觉”,从“少数人管”变为“全员守护”。
铜川市积极引导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聚焦“人、机、物、环、管”等关键环节,强化内部监督报告和奖励兑现,及时排查整治员工身边的安全隐患,借此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营造安全生产共抓共治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一批内部报告奖励的典型案例。其中1个典型案例被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发布,5个典型案例被省厅微信公众号发布。机制建立以来,全市1129家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通过从业人员报告整改隐患问题1285项,发放奖励资金26.98万元。
安全生产“邀约式”帮扶:打造“企业点单、部门跑腿、精准帮扶”的协同治理新路径
“以前是企业被动接受检查,现在是企业主动邀请监管部门和专家上门会诊,解决难题。”铜川某企业负责人这样表示。结合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企业主动点单邀约,监管部门带领专家精准帮扶,送政策、送技术、送标准,问题得以实质性解决,且企业不增加额外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双赢。
今年以来,铜川市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提升监管执法服务效能,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创新服务形式,主动对接企业安全生产需求,构建“企业自主申请、部门精准响应”的双向互动模式,推动企业从“被动受检”向“主动邀约”转变。
市应急管理部门紧盯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工贸企业,服务内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精心定制了“六大服务”清单,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咨询,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指导,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指导,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指导,重点设备、工艺管控帮扶和应急预案编制演练指导。“邀约式”帮扶以解决企业需求为导向,采取企业自主邀约、部门受理应约的方式展开。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自主填写提交《安全生产“邀约式”帮扶服务申请书》,应急管理部门根据企业需求对邀约企业开展“靶向式”帮扶服务,反馈帮扶整改意见,并持续跟踪企业问题隐患整改情况,帮助企业实现整改闭环。截至目前,全市72家企业提出“邀约式”帮扶申请,市、县(区)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上门帮扶72家次,共反馈帮扶整改意见建议235条,“邀约式”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试点示范引领,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铜川市立足辖区中小微企业众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主动联系对接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省应急管理厅,争取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试点落户铜川。以试点示范驱动“合作共赢”核心理念与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共建共治安全治理新模式深度融合,激发员工主动报告隐患、参与风险辨识和安全治理热情,引导企业建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效破解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不会管、管不好的难题。
项目试点以来,铜川市在印台区、耀州区、新区和董家河循环产业园区精选7家示范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辅导员定期深入企业,围绕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岗位职责、安全生产、沟通机制以及持续改进等多方面现状开展精准指导,助力企业全面识别管理短板,提升企业隐患自查自改和事故预防能力。铜川市以项目试点实施为载体,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培训50名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强化项目理念与监管执法的融合应用,引导企业主动运用项目方法改进安全管理;培训200名中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总监,推动其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做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明白人”。
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依托“自下而上、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理念,在7家示范企业中建立了全员合理化建议制度,鼓励一线员工“每人每日改善一处小问题”,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和风险防范。同时,成立了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监管人员和一线员工组成的企业改进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改进方案,落实改进措施,每月向全体员工通报反馈整改情况,对有关建议人员落实奖励政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企业自主管理、自我改进的内生动力,有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