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攻坚在行动丨安康市:夯实基础、细化措施,精准发力、靶向施策 强力打好治本攻坚“三场仗”

治本攻坚在行动丨安康市:夯实基础、细化措施,精准发力、靶向施策 强力打好治本攻坚“三场仗”

时间: 2025-10-27 09:0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为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高质量开展,我省各地各部门多点发力,健全完善责任体系、排查整治问题隐患、精准执法督导帮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力以赴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安康市紧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夯实基础、细化措施,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不断推动治本攻坚各项行动落实落细,全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高位推动,强化统筹,打好治本攻坚“整体仗”

安康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纳入安全生产重点议程,定期听取汇报、安排部署。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企业自查率和部门千次检查发现率被列入全市综合年度目标考核和每季度大督查范畴。市级领导以上率下,结合安全生产阶段性特点,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定期调研指导。

全市坚持“专班统筹、县区和部门负责、企业落实”工作机制,对标对表总体实施方案,年初及时制定工作任务台账清单,明确11个方面、35项重点任务、105项具体内容,细化到13个县(市、区)和26个行业部门。下半年,针对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印发全市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推进实施方案,以清单形式明确30项推进措施,增强指导性、精准性。每月编印《应急管理动态(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刊)》,刊发各级各部门工作动态,曝光典型问题;每季度召开联络员会议,通报当前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各企业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定期分析研究形势,明任务、列清单、压责任、定措施,利用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月等契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指导帮扶,打好治本攻坚“关键仗”

安康市始终将排查治理事故隐患、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作为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重中之重,全力加快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确保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围绕重大事故隐患“知标会查”,市安委会及时编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编》,提供工具指引;召开全市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题培训房屋市政、通信工程等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市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制作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学习课件,通过公众号定期发布,供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学习;利用季度联络员会议,结合行业风险特点,每场培训解读2~4个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举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专题培训班,对工贸、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各县(市、区)各部门在召开辖区、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时,采取案例分析、专家解读等方式,对监管(管理)企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市县两级持续开展标准宣贯,对提升基层安全监管能力、精准识别重大事故隐患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重大事故隐患“查准会治”,安康市坚持问题导向,将“督政”与“查企”、发现一般隐患与重大隐患相结合,建立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救灾专家库,聘请专家128名,为隐患排查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一方面,依托专家组建指导帮扶组,采取省市县联动方式聚焦人为操作失误、机械设备故障、工作环境异常、管理不到位等风险,深入县(市、区)企业,结合“排险除患”百日行动、主汛期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穿透式”指导帮扶,并建立专家后续咨询机制,确保隐患整改合规合格。另一方面,加强暗查暗访,定期由市、县安委办牵头统筹,消防、公安、住建、文旅、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协同联动,集中开展夜查,覆盖夜间公众聚集场所、娱乐场所以及夜市、网红街、游船等重点部位,同步开展送服务上门、送安全入企,形成“白+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模式,不断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全市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104项,整改1090项,企业自查740项;按照“应急预案+情景构建+实战演练”标准开展演练1093次。

健全机制,强化落实,打好治本攻坚“保卫仗”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关键在落实,核心在机制。安康市坚持立足实际、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2024年施行的信息报送、晾晒通报考核、督导检查、激励约束等7项制度基础上,2025年进一步推出系列创新举措。

在“面”的管理上,市安委会印发安全生产“三化三制”提升方案,每季度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抓样板、树典型,实施“两卡一图两清单”(风险提示卡、应急处置卡、风险分布图、责任清单、隐患清单),全面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具体化、日常监管检查精准化、现场救援科学化,大力实施常态化督查暗访机制、动态化隐患清零机制、过硬化问效落实机制,不断推动安全生产抓实日常、做在经常、防住平常,安全治理从“被动防御”走向“事前预防”。

在“线”的管理上,市危化品安全专业委员会根据本市危化品道路运输临江临崖的特点,全面推广“入境检查、重点护送、出境通报”工作机制;市道路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根据工程车辆、货车运行监管实际,推出工程运输车交通安全管理“三三联动”机制(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城管执法部门联合执法、源头管理、闭环管理)和大货车交通安全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市消防安全专业委员会围绕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推出“一楼五管”治理模式(属地统管、行业直管、物业主管、网格联管、业主自管);市应急管理局按照“大安全”要求,探索实行“三下沉”(领导干部带着问题下沉解难、科室干部带着任务下沉帮扶、专家骨干带着技术下沉支招);汉滨区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开发“安全隐患云哨兵”小程序。

在“点”的管理上,安康市强化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明确”要求,分级分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明细台账、汇总台账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台账,严格挂牌督办,细化整改销号程序和销号要件,制定重大事故隐患全链条管理工作制度、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逢训必学、逢查必教”工作制度和重大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和警示约谈曝光实施细则,定期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复核,坚决杜绝整改不彻底、弄虚作假、纸面整改和“死灰复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