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防”打造安全生产“规范体系”
在陕西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中,“管理防”作为四防体系的核心环节,正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优化,构建起新时代安全生产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陕西省在安全生产领域不断以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监管效能为重点,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管理防控体系,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机制筑防
织密新业态安全风险管控网络
在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正经历由分散化、被动响应向系统化、前瞻治理的重大转型。陕西省进一步强化省级顶层设计,
针对服务对象以儿童、学生为主的小型游乐设施,省安委办要求各级行业监管部门严格遵循“三管三必须”及“谁的场地谁负责”原则,进一步将小型游乐设施明确纳入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范围。对设施实施从安装、使用(运营)到拆除的全链条闭环监管,系统构建覆盖预防、监管与应急的全流程风险管控网络,推动安全管理由“分散治理”向“体系防控”的系统性转变。
网约货车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物流融合的新兴业态,存在行业规范体系不健全、司机权益保障不足等现实挑战。陕西省与西安市相关部门经过两年深入调研与协商,发布《网约货车运营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在强化平台信息审核、禁止承运危险品、建立司机收入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依托。与此同时,西安市还通过动态修订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定期发布风险清单,系统消除新业态与新行业监管盲区,为包括网约货车在内的新经济形态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从小型游乐设施到网约货车,陕西以系统治理思维逐步替代传统零散管控,初步形成适应新经济形态的现代安全治理架构,不仅为新业态的持续
创新监管
提升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王总监,你们这个车间四层只安装了氨气探测报警仪,此车间还涉及DMF气体,应加装DMF气体探测报警仪。”这是咸阳市应急管理局邀请安全专家在咸阳思科赛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现场安全检查与帮扶时的一幕。
今年以来,咸阳市安减委会积极融合企业主体、部门监管与专家技术三方力量,推行“企业自查、部门检查、专家核查”联动机制,派出“部门+企业+专家”团队,开展“送课上企”活动,聚焦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实施“地毯式”隐患排查治理。
“我们发现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自身能力限制,往往难以有效辨识风险隐患。因此我们每月派出帮扶指导组,邀请行业领域专家精准帮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咸阳市应急管理局三级调研员郑渊颉说。为保障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到位,咸阳市对已完成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实施“一隐患一档案”管理,对2024年11项存量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动态跟踪。组织专项复核组开展“回头看”,力求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在各地安全生产治理实践中,咸阳市侧重于弥补小微企业能力短板,铜川市则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邀约式”执法服务,推动企业由“被动受检”向“主动邀约”转变。
“以往是企业被动迎检,现在是企业主动邀请监管部门和专家上门会诊,解决难题。”铜川某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主动点单邀约,监管部门带专家精准帮扶,问题得以实质性解决,且企业不增加额外负担,实现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双赢。
铜川应急管理部门聚焦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推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邀约式”帮扶服务,围绕法律法规咨询、隐患排查整改等6大内容制定服务清单。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申请,应急管理部门接单后开展“靶向式”上门服务并持续跟踪直至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2家企业提出申请,且全部完成上门帮扶,累计反馈整改意见235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责任落实
以精细化管理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过去是安全员‘单打独斗’,现在是‘三人成角’织密防线。”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新权表示,该集团以“筑牢安全环保底线,保障安全生产平稳运行”为核心目标,以“网格化、目视化、标准化、数字化、专业化”为抓手,组建了46支车间安全团队,构建起“安全员+岗位工+注册安全工程师”三级联防机制,推动安全管理网络向基层末梢延伸。
“我们通过组建网格化现场安全团队,以团队为单元带动所在车间区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实安全‘穿透式’管理及‘全覆盖’管控要求,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全员参与’。”王新权说。在团队的引领和监督下,岗位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升,现场问题整改更为及时,不安全行为数量明显下降。
类似的网格化治理逻辑,也在系统化的责任分解中得以深化。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长北作业分公司创新构建了油气对外合作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网格化管理体系,将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责任划分为4个层级、8个网格,明确责任人、范围、风险清单等七项要素,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通过将责任网格化分解,使各级人员明确自身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职责,也明确了业务部门和属地部门对承包商的监管职责,实现了对作业过程中风险隐患的全方位、网格化管控。”该公司QHSE办公室副主任陈志强介绍,这一做法荣获了第三十届陕西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这种源自基层的机制创新,生动诠释了“责任到人”的治理思路,也为省级层面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实践支撑。陕西省制定了《陕西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自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省19.46万家生产经营单位中19.45万家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其中危险化学品、化工、电力等14个重点行业企业机制建设完成率100%。累计通过内部报告发现隐患14.55万项,整改隐患14.48万项,企业发放奖励金916.18万元。
制度创新筑牢安全根基,责任落实织密监管网络。通过体系完善、责任压实与管理创新,陕西省正走出一条以制度保障安全、以管理促进发展的新路径,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无障碍阅读
长者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