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三秦行 走进榆林】榆林市打出特色组合拳 全面强化危化行业安全管控
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不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0月28日,由陕西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的“安全生产三秦行”媒体采访团活动走进榆林,听取了该市在开展五项攻坚行动方面的情况介绍,特别是针对危化行业安全管控方面的工作情况。
严格追责机制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今年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榆林市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成立了16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进一步夯实了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完善了危险化学品(化工)企业安全考核机制并出台了《榆林市民营煤矿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试行)》《榆林市煤矿安全八条禁令》,以严厉的追责机制和规范倒逼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
结合榆林危险化学品、化工领域、行业企业特点、市应急局牵头,起草了《危险化学品停车场和运输工具管理办法》,出台了《危险化学品(化工)生产储存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和《化工企业夜查暗访制度》,全面落实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管理责任。
榆林市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建斌在进行情况介绍
“市政府于9月初派出7个督查组,对12个县市区、2个管委会和涉及问题的企业进行了督查。从检查反馈的情况看,各级、各部门都能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各县市区、部门‘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亲临一线督查检查,推动了安全生产重点问题的整改落实。”榆林市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建斌表示。
“一对一”帮扶 提升化工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针对榆林市化工企业较多的现状,我们还印发了《关于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帮扶提升工作的通知》,发挥市内14户大型国有化工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对14户化工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以点带面,切实提升化工行业安全基础管理水平。这也是我们全面强化危化行业安全管控的措施之一。”乔建斌说,“不但如此,我们还紧盯事故企业和高危行业,按照市政府关于推行化工园区(工业集中区)第三方安全监管相关工作要求,积极与中海油进行对接,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对化工园区(工业集中区)进行安全监管服务,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开展当中。”
不仅如此,榆林市应急管理局还制定了《榆林市危险化学品专用停车场和运输工具停放安全管理办法》,准确厘清划定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堵塞安全监管漏洞,确保危运车辆停放安全。同时,深入开展化工园区安全整顿,严厉打击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周边违法违规建(构)筑物和违法经营行为,净化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周边安全环境。
专家检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 强化安全隐患闭环管理
“7月份,我们聘请中国化学品协会15名危化专家对我市府谷县和榆林高新区的6户重点化工企业开展专家诊断式检查,共排查隐患及问题581条。目前,已整改375条,隐患整改率65%。”乔建斌介绍道,“我们还持续深入开展危化企业自查自纠,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据了解,7至9月份,榆林市应急管理局先后组织市级危化专家对96户危化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排查发现隐患1277项,已整改1040项,关闭取缔危险化学品企业14户,责令停产整改企业20户,暂扣吊销许可证2户,处罚123.1万元。
推动企业实行自动化管理 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在努力提升危化行业本质安全水平方面,榆林市应急管理局严格按照中省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化工企业自动化安全仪表系统提升要求,严把时间节点,督促全市化工企业于12月30日前全面安装自动化安全仪表系统。“我们按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要求,督促20户电石生产企业全面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推行自动化出炉机器人、料面处理机和自动电极测量技术,全面提升企业自动化管理水平。”乔建斌说。
同时,榆林市应急管理局大力开展危化企业岗位“一述两清”活动,向全市危化企业印发了“一述两清”示范光碟和学习手册。目前,32户重点化工行业的一线岗位员工基本达到了“一图清”,全面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和员工能力素质基础水平。